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救援人员抗洪抢险救灾现场。 (资料图片)
清晨的大别山,薄雾飘散开来。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上,整齐划一的锻炼声,从不远处传来。“当红军传人,做红门卫士”的标语在晨光中渐显,恰似这片红土地与“火焰蓝”的深厚情缘。
自1975年建队,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国字号”荣誉。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日夜,是无数次向着危险前行的背影,更是对“红土地”深沉的爱与担当。
“红门卫士”勇担当
“现在这个季节,是马蜂活动的高峰期,大家离远些。”7月30日,在金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消防救援人员快速处理了3个大马蜂窝,消除了安全隐患。入夏以来,蜂窝类警情增多,一个月多达数十起,甚至有不少居民被蜇伤。
其实,这只是金寨消防守护老区平安的寻常一幕。
金寨是全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淠河、史河横贯其中,桥梁隧道众多。复杂的地形使得每一次救援,都如同闯关,每一次逆行,都是在挑战极限。那是3年前的一天,G42沪蓉高速船板冲大桥上,满载硅油的货车发生追尾。消防救援人员冲锋上前,烟尘遮蔽视野,火舌噼啪作响。在极端环境中,他们凭借过硬本领,最终化危为安。
比起明火,洪水的危险藏得更深。2018年8月的汤家汇镇,78岁的周老汉被困在河心孤岛,浑浊的洪水裹着树枝翻滚。消防救援人员容伟民冒着生命危险,横渡130米宽的河面,好不容易把救生衣套在老人身上。而此时,老人却突然挣开绳子——他怕把这个年轻人拖下水。救援陷入困境,指导员何磊改用竹竿、溜索等方法也未成功。最终,通过搭建高位“T型”横渡系统,经过14小时奋战,成功将老人安全救出。当老人被抱上岸时,容伟民、何磊才发现自己的腿泡得发白起皱。
近年来,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先后完成2016年“6·30特大抗洪抢险救援”和2018年“8·17孤岛救援”等重大任务,用热血守护生命,用奉献诠释担当。“几十个消防员,就能感动一座城。”这句发自群众心底的赞誉,是汗水与鲜血铸就的荣耀勋章。
“红色服务”践初心
“小陈,能否搭把手,帮我把打稻机从老宅子里抬出来?”前不久,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来到执勤点求助。“大爷,别急,我这就跟您去。”消防救援人员陈俊杰二话没说,便放下手头工作,跟着老陈一起将机器抬出来,放到了指定位置。
今天的大湾村,是乡村振兴的“明星村”,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消防安全压力也随之增大。2021年4月份,市消防救援支队和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联手,在该村设立了微型消防站,承担防火宣传、灭火救援和助农服务等任务。
不仅如此,消防救援人员还创新开展爱民实践服务,一年四季随时“在线”,主动帮村民采茶、宣传防溺水、检查炭火安全。村民们的态度从最初的“村里来了消防员”,变成了“有事就找消防员”。
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冲锋在前;助力老区发展,主动作为。“他们来得勤快着呢,不光看现场,还手把手教我们,这安全知识真是送到心坎上了!”提起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发区工作站,安徽金园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学君竖起了大拇指。
“消防通道堆了货,员工图省事把电动车推进车间,消防栓被杂物挡了……这些小毛病,看着不起眼,可都是‘定时炸弹’啊!”开发区工作站消防救援人员吴洋的工作,就是和同事们一起,把这些藏在企业犄角旮旯的隐患“揪”出来,督促企业当场整改,把危险消灭在萌芽里。
“看着他们这么用心,我们也更有底气搞好安全生产了。”张学君的话道出了不少企业的心声。开发区工作站现服务园区816家企业,自成立以来,已整改隐患1153处,培训1192名员工,“贴身服务”的细心,实实在在为企业筑牢了“防火墙”。
“红色基因”融血脉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景复原的洪学智将军书房……”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身着“火焰蓝”的讲解员杨振洲动情地讲述着。消防救援人员“客串”红色讲解员,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新队员下队后,必须经历吃红米饭、上红色课、看红色电影、学讲红色故事等“十个一”红色主题教育,让绝对忠诚深深刻进骨血里。
在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当红军传人,做红门卫士”不仅是队训,更是深植每位消防救援人员心中的精神坐标。深挖28处红色资源,串联成“红色教育地标”,大别山精神已经融入血脉。
红色精神滋养下,金寨消防“映山红”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我有一群消防员哥哥,他们总是鼓励我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小娜(化名)在作文里这样写道。这个出生在特殊家庭的小姑娘,父亲离世,母亲离家,跟着叔叔婶婶生活,性格内向孤僻。2022年1月,小娜与消防救援人员结对帮扶,队长王兵成了她的好友,小娜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每逢寒暑假开学,消防救援人员总会带着生活、学习用品来到小娜家,鼓励她乐观面对生活。如今的小娜,性格变得开朗乐观,还成了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成立以来,金寨消防“映山红”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00余次,资助贫困学生32名,他们用爱为老区孩子点亮前行的灯。
“一代代消防人的面孔在岁月中更迭,但那份守护老区的使命从未改变,面对系列荣誉和群众的肯定,我们更深感责任重大。”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欧阳洋博表示,将继续在内功、硬功和外功方面下功夫,内功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硬功就是苦练专业本领,而外功则是依托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政府主导的、各行业部门积极参与的消防安全大网格,争取把防火的地基越打越牢。
回首1975年到2025年的岁月征程,接警出动2.25万余次,解救被困群众56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264.5亿元……金寨县消防救援大队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着“人民至上”的赤诚初心,当“红土地”与“火焰蓝”交相辉映,“红军传人”与“红门卫士”的故事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