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棠店村,群众亲切地称呼“90后”青年胡晓峰为“小胡书记”,2016年以来,一辆摩托车、一个文件袋,见证了他多年如一日走村串户的日常;他的日程表上,总是写满了“泥土味”的工作:发展特色产业、防返贫监测、整治人居环境……

带领村民摆脱贫困
胡晓峰是一名普通的“90后”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也曾背着行囊去浙江等地打工。2016年,孙岗乡因村级区划调整导致部分村工作压力增大。胡晓峰经组织推荐考核,于同年10月回到家乡永丰村担任扶贫专干,负责脱贫攻坚任务。
“当时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但乡里乡亲的我都熟,和他们打交道没障碍”胡晓峰说。为了摸清贫困底数,胡晓峰用打工挣来的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夹上一本卷边的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以及所思所想。
“小胡书记每次上俺家来都能唠好久,要不送政策,要不送‘金点子’,他讲得诚恳在理,我们都愿意听。”脱贫户老李头回想起2017年胡晓峰一趟接着一趟上门为其脱贫支招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在胡晓峰的帮扶指导下,老李头的养殖业发展了起来,于2018年成功脱去了贫困户的“帽子”。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2023年,永丰村成立为民农事服务公司,为村里500亩耕地提供“耕、种、管、收、销”全程托管服务,胡晓峰先后主动承担400亩耕地服务,“从土地旋耕、清沟沥水到油菜种植,从追肥除草、田间管理到来年油菜收割,他都全程参与!”村民对“小胡书记”的干劲竖起大拇指。
2024年,胡晓峰调任棠店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又将黑木耳种植作为主导产业。为了将产业做强做大,他查阅黑木耳相关种植书籍,在网上学习黑木耳种植技巧,为了拓展市场销路,他又悄悄捣鼓起直播……
当年9月为了不误农时,避开高温,胡晓峰连着几天凌晨1点多从外地拉回木耳菌棒,再领着群众完成近2万株菌棒摆放。采摘后,他又带着黑木耳去周边各家饭店推销,还前往周边乡镇学习直播带货。在胡晓峰的不懈努力下,棠店村的黑木耳产业逐渐发展壮大,2024年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上年净增20余万元。
倾力打造和美乡村
暮色中的棠店村,青瓦白墙与晚霞相映成趣;孝老广场上,村民踏着欢快的音乐翩然起舞;彩虹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渐次亮起,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胡晓峰初到棠店村的时候,乡村面貌脏乱差,他组织村干部清理辖区内主干道垃圾,抓好道路两侧绿化美化亮化,改造村入口景观,建设孝老广场,动员村民实施农村旱厕改造……通过近半年的努力,棠店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变,一些群众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倍感欣喜。
“小胡书记看上去笑脸盈盈,其实他悄悄咽下了很多苦,母亲双目失明,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经济条件差……但他只字不提”村干部们说。
近十年如一日,胡晓峰早已将“解民忧、纾民困、绘新图”融进生活日常。胡晓峰说:“这里是我的家乡,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是我的义务,为百姓谋幸福是我的职责。”朴实的话语里,流露出胡晓峰一心为民的担当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