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正文

诸佛庵镇:神仙谷漂流激活生态经济
信息来源: 诸佛庵镇   作者: 沈婷   发布时间:2025-07-18 16:23:06

  夏日炎炎,霍山县诸佛庵镇三河村的神仙谷漂流景区内人声鼎沸,皮筏艇在青山绿水间穿梭,游客的欢笑声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图景。作为诸佛庵镇“生态+旅游”战略的重点项目,神仙谷漂流不仅为群众送上了夏日清凉,更以“一漂带百业”的活力,成为撬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生态赋能,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诸佛庵镇坐拥大别山腹地优质生态资源,境内山清水秀、溪流纵横。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两山”理念不动摇,立足三河村峡谷幽深、水流充沛的自然禀赋,精准谋划神仙谷漂流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景区河道全长5.8公里,185.3米的全程落差与28米的最大单体落差,既保留了自然河道的野性趣味,又通过科学规划确保安全;两岸葱茏植被与潭瀑相连的景观,让游客在体验刺激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天然氧吧”的馈赠。

  2025年,景区运营方升级打造“敖丙龙形滑道”,融入地方传说元素,增强了项目吸引力。数据显示,漂流项目运营以来,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三河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1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超30万元,多业联动带动周边经济增收突破百万元,真正实现了“守护生态,借景生财”。

  服务提质,以“精细管理”筑“口碑基石”

  “景区有接驳车接送,热水淋浴随时可用,安全员全程护航,带老人小孩来也放心!”这是游客对神仙谷漂流的普遍评价。为让游客“玩得舒心、游得安心”,诸佛庵镇将“服务型政府”理念融入景区管理,牵头成立由镇应急办、三河村村委会等组成的协调小组,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优化交通接驳与停车规划;推动景区完善功能区建设,设立休息区、医疗点等便民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服务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既懂安全防护、又善讲解本地文化的“护漂员”,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诸佛庵人的热情。

  此外,镇政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景区及周边经营,要求农家乐、商铺明码标价,杜绝“宰客”行为,目前景区周边已发展多家规范经营的农家乐、民宿,形成“漂流+食宿”的良性消费链条。

  民生为本,用“产业活力”聚“发展合力”

  “在家门口当护漂员,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三河村村民郭林林的话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神仙谷漂流项目的红火,为周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让百姓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依托漂流带来的旺盛人气,周边农家乐、民宿生意火爆,泳衣、防晒用品等零售摊位客流不断,竹茶、仙草等本地农特产品借着游客的口碑打开了销路,形成了“漂流牵头、多业联动”的增收格局。从护漂员、民宿管家到农产品摊主,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分享到了旅游发展的红利,日子过得像夏日里的溪水一样热闹欢腾。

微信图片_20250716162011_124.jpg

  该镇还以漂流项目为纽带,联动“三线文化”“艺术文化”等资源,巧妙串联起周边“狮山睡美人”“仙人冲画家村”“安徽三线军工博物馆”等景点,形成“漂流+写生+红色记忆”一日游精品线路,让游客在玩乐中了解诸佛庵的历史文脉,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双赢。

  如今,神仙谷漂流已成为诸佛庵镇“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的响亮名片。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耕“旅游+”模式,推动漂流项目与研学、康养产业融合,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以实干实绩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诸佛庵篇章。

审核: 杜世宏 王倩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