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师,这道题我还是不懂。”明亮的课堂里,贺兴友俯身给学生讲题,指尖在练习册上圈点。
这是霍山二中贺兴友老师的日常。二十载讲台春秋,他像老槐树扎根土壤,把根须深深扎进教育的沃土,他用坚守与热爱,点亮学生的求知之路。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数学课上的他像位魔术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他举起教具,把函数图像变成“寻宝游戏”,把枯燥的公式变成趣味竞赛,学生们举着手抢答,在比赛的氛围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在他的鼓励和教导下,许多原本对数学望而却步的学生重拾信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贺老师不因学生成绩差而训斥,也不因学生成绩好而放纵,他总是与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他不偏不倚,真诚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偏科的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将其叫到办公室,从询问情况到解决问题,始终耐心、细心,用最认真的态度和最温柔的语气劝解他。对于家境困难,父母离异的学生,贺老师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学生的家庭送去衣食,帮助孩子补习,并每天关注孩子的吃饭情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对于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贺老师用温柔的话语逐步开导他,为其做心理辅导。每逢节日,他还组织留守儿童一起过节,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能够成为师生是我们彼此的缘分。”贺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对一帮扶潜能生,辅导学困生,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力争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都特别喜欢贺老师,正因为有他,我们的成绩才能上升的这么快、这么好。”班级里的同学都这样说。
教学一线上,他是不知疲倦的奋进者。他深知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工作之余,办公室里最晚熄灭的灯,见证着他的勤奋与执着。他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并在电教论文评奖获得了市一等奖,“一师一优课”课例获市级优课。他不断学习,只为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更精彩的数学课堂。
作为年级主任,他把二十多年的教学心得写成“秘籍”,手把手带新教师成长。父亲病重的最后一年是家庭最困难的时期,他白天站讲台,晚上赶去医院陪护,早晨再准时出现在教室,衬衫上还带着医院消毒水的味道。
蓦然回首,已有20余年,从教以来,贺兴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2025年中考,他带的班级也交出亮眼答卷:杜子康摘得全县最高分,五个孩子冲进全县前二十。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的陪伴下成长,带着知识和梦想离开校园。而他,依然坚守在这方三尺讲台,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更多学生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