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外媒体看霍山 >正文

干群围坐,村里事“但说无妨”
信息来源: 皖西日报   作者: 王倩倩   发布时间:2024-11-14 09:02:37

  韩大爷从村东边慢慢悠悠地走过来,储奶奶背着手笑眯眯地从家里出发,周大爷早已坐在石凳上等着大伙……近日,天气晴好,在霍山县但家庙镇观音岩村新建好的“但说无妨议事点”,村干部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晒晒太阳,聊聊村里的那些事儿。
  “根据之前在‘但说无妨’活动中大家反映的问题,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大家也能看到村里的一些变化,今天召集大伙进行一个回访,请大伙畅所欲言,但说无妨。”观音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亚笑着说。
  一棵榆树,两棵柳树,树下不规则摆放着石桌石凳,旁边清澈的池塘上几只大白鹅悠闲地游来游去,初冬的暖阳洒在大伙的身上,温暖,舒适。
  “我们坐着的地方原来是个脏乱差的柴堆,现在这里干净漂亮,不光可以用来议事,还方便大伙冬天在这晒晒太阳。”
  “对啊,我记得这旁边原先是猪圈,这池塘以前还是个臭水塘,味道难闻,夏天蚊虫多,现在都可以洗衣服了。”
  “我觉得池塘可以再打个护坡,防止下雨时候泥土下沉。”
  “大家要爱护村里的环境,房前屋后卫生都要搞好。”
  村里事,大家议。干群围坐,有商有量,气氛和谐。
  原来,根据前期“但说无妨”活动中该村群众提出的水塘清淤、环境整治等诉求,该村积极收集意见建议,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改水改厕,将原本的池塘清淤,引入河道的水,将“死水”变为“活水”;群众主动拆除鸡圈、猪圈、旱厕,不要一分钱补偿,将原本充斥着违建、柴堆的杂乱场所清理得干净整洁;考虑到村民组群众以老年人居多,打造“但说无妨”树下议事点,摆上桌椅板凳,让群众有晒太阳、纳凉的好去处。
  近年来,但家庙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创新打造“但说无妨”党建品牌,干部下沉,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群众讲真话、讲实话,实打实地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在此基础上,该镇拓展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村打造“但说无妨议事点”,在干群之间架起了“新桥梁”,议事场所既是政策宣传的“好阵地”,又是社情民意收集“好平台”,干部们真诚发问,村民们踊跃发言,村里的大事小情,群众心里的疑虑困惑,想法建议,难事烦心事,有什么说什么,坦诚交流,互相理解,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把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同样的,今年该镇花石嘴村成功入选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徽派建筑的特色围墙,绿树环绕的清澈池塘,整齐美观的小菜园里更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花石嘴村村“两委”充分运用“但说无妨”基层治理党建品牌,以善治为前提,开好“但说无妨”板凳会,广泛吸纳群众意愿和建议,回应群众诉求,对池塘、菜园、破旧的瓦房进行整修,并且新建停车场、公厕、环湖步道,让群众生活更惬意更方便,得到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截至目前,今年该村已开展“但说无妨”活动11场次,累计参与群众275人次,收集建议、诉求28条,有力化解了精品示范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收集到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精品示范村建设凝聚了群众智慧。
  据悉,今年但家庙镇投资140万元在5个村建设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4处,以“但说无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微品牌为抓手,在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将“五清一改一提升”行动作为环境整治重点,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进行村庄基础设施提升,不断进行硬化绿化亮化,打造整洁有序、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和美乡村的颜值‘靓’起来了,乡村内涵也要‘提’起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需要长效管护,需要群众常态化的坚持,接下来,我镇将继续认真探索有效路径,丰富‘但说无妨’活动载体,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但家庙镇副镇长汪钰说。

审核: 陈波 王倩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