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创建 >正文

霍山县:全域创建结硕果 城乡遍开文明花
信息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彭乃俊   发布时间:2024-11-18 17:01:57

  近年来,霍山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高位推进,凝聚全域创建合力。紧盯“文明育县”战略,始终将全域文明创建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高位推动、全程谋划、整体推进。一是突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常态开展创城月调度,县长经常化听取创城工作汇报,各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对创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促。2024年新年第一天,就召开了霍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通过高位推动实现高度重视。二是纳入“一盘棋”布局。将全域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单位及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个性工作考核指标等,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工作落细落实。三是推进“一张网”覆盖。创新推进“党建联盟”建设,设立“文明志愿服务日”,组织118家县直及驻霍单位常态化开展“共建文明城志愿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统筹城乡文明创建,实现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创建同频共振,目前,文明村镇占比已达86%。

  聚焦民意,坚守全民创建初心。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宗旨,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聚焦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始终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不忘初心、善始善终。一是连接“断点”顺民心。聚焦出行环境,先后打修通霍山首府等人行步道8处,修建文庙等主要路口缘石坡道259处,改造提升人行道31条,解决了人机混行,无障碍通行问题,也避免了行人向机动车道抢路现象。二是打通“堵点”畅民意。聚焦交通秩序,先后改造大钟楼路口等5条主要交通路口标线及隔离栏设置,设置路口语音警示桩3处、不礼让行人提示标识26处、不文明行为曝光屏1个等,全力解决交通堵点,畅通交通环境。三是解决“难点”纾民忧。聚焦群众需求,改造名邦公馆等便民摊点群13个,修缮提升公共厕所42个,利用脏乱差地块改造停车场14个,施划便民停车位2100个,设置便民晾晒区2处,建成33个小区299处充电设施3420个充电口,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1处,着力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四是打造“亮点”获民赞。聚焦日常重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个,完成绿化美化提升和新增城市绿地19.91万平方米,绿化补植9.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白改黑”改造21条,实施立面整治25处,打造文明礼仪巷等文化特色巷道18条,建设魅力街角2个,磨子潭路表白墙、初心广场、五谷香小区塘、潜台路地名公园、高桥湾淠河景观带等一批改造节点已成为群众网红打卡地。

  注重内涵,彰显全面创建魅力。注重发挥创建成风化人、敦风化俗作用,着力在内外兼修、过程管理和全面创建上下功夫,全面体现文明霍山厚度。一是精心培育提升文明程度。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擦亮“霍山礼好”乡风文明品牌,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近年来共设置公益宣传景观小品21处、主题路16条,打造好人路1条。选树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中国好人11人,省级志愿服务典型13个,开设《我是小红专》5期,建设“新风堂”15家,《“幸福专车”引领婚庆新风”》在安徽日报10月6日国庆特别报道及中国文明网刊登。二是精细管理彰显霍山温度。聚焦群众身边小事难事和烦心事,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杂乱杆线整治168万多米,牛皮癣小广告清理100多平方、立案查处128例,毁绿种菜清理2200平方,乱堆乱放清理90吨,机动车乱停放处罚99819辆,非机动车乱停放辆拖离5377辆,整治占道经营8400多户次,整治不文明养犬423只次、收容3458条。开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及全域文明创建“小切口”专项排查整治,推进“文明来敲门”入户问卷调查,问卷15000余户,市民满意度达99%以上。省委办公厅《安徽信息》第20期发布《霍山县聚焦民生福祉创建文明城市》情况专报,在全省推广。三是城乡融合增强创建力度。着力推进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程文明、全面文明”,于2021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先后获全国文明村镇3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最美家庭1个,全国五好家庭1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个,省级文明家庭1个,省级文明校园4个。

审核: 郑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