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正文

霍山:一颗“仙草” 创下年入60亿元大产业
信息来源: 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刘正祥   发布时间:2024-12-23 16:11:43

  霍山石斛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以其名贵的药用价值,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石斛产业,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小小的一颗石斛为霍山创造了年入60亿元的大产业,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

  进入冬季,也正是霍山石斛开始采收的季节,在被誉为“中国石斛之乡”的太平畈乡,当地的种植户们已经开始采摘石斛。这两年,当地推行有机生态种植模式,把以往大棚里种的石斛,陆续移栽到林下或石壁上种植,最大程度还原野生石斛的生长环境,以提高石斛的内在品质。

  “采用这种有机种植,虽然它的生长周期会长一些,要三年到五年,投入成本可能也会相应的增加,但是它产生的经济效益会远优于大棚种植,产品的价格从原来的一百多元每克涨到四五百元每克,市场认可度在逐渐提升。”太平畈乡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戚进宝介绍。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东汉时期《名医别录》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主产于霍山县。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我县把石斛产业列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从资金、技术、土地等全方面加以扶持推动,小石斛得到了大发展。在户籍人口仅1.4万人的太平畈乡,就发展石斛基地15000多亩,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的市场主体达700多个,每年创产值20亿元,提供本地就业岗位4000多个。

  “我们车间几乎都是我们周边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在家里面带小孩照顾老人,一个月反正两三千块钱,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太平畈乡群众伍卫说。

  “我们是霍山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但是在我们当地的一个小的银行网点,目前银行存款已经是达到了6.28个亿,户均可以达到15万。连续三年被评为特色产业超十亿元小镇,就我们整个安徽省来说,也是仅此一家,主要就是依靠我们霍山石斛的特色产业,可以说霍山石斛产业真正现了富民兴乡的一个成效。”太平畈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高俊岚自豪道。

  看到石斛产业带来效益,种植面积的逐年递增,需要扩大不同的消费群体。从今年开始,一些当地种植户在政府引导下也开始转型,做石斛产品的深加工。

  “我们现在种了这么多,我家都有80多个棚了,别人家也在发展,也在增加,所以我们也是想着也要转型。我今年跑了四五个省去采购机械,投的机械大概在50多万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大概卖了将近1000万元,利润目前差不多100多万。”太平畈乡石斛种植户万善良表示。

  在老万看来,石斛深加工可以让产业链变长,消费群体扩大,创造新的利润,他看到的商机,也是政府正在发展的方向。我县先后规划建设了石斛产业园,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并招引了12家石斛深加工企业入驻,运用数字化,绿色技术提升霍山石斛产业层级。

  “我们这条线投产以后,每年消耗我们霍山石斛4万公斤,产值大概在1.8个亿元。随着我们霍山石斛的深度开发,我们这个市场进一步的扩大,那么消费人群越来越多,我们准备二期再上三条线,这样我们整个产能大概在16万公斤,大概消耗占到我们霍山石斛的一半。”安徽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兆东说。

  目前,我县已经发展石斛种植基地2万多亩,年产霍山石斛700多吨,带动当地农户从石斛产业中增收5亿元。

  “应当来说一颗小小的石斛带动了我们60亿的大产业,也实实在在的为我们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立足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样一个目标定位,我们着力把石斛产业作为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抢抓当前我们霍山石斛入食入药的这样一个机遇,加大深加工,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特别是加强我们的石斛核心功效等基础研究,加快我们的核心产品的研发,通过3至5年的努力,争取石斛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我们的产值争取突破100亿。”副县长李文龙说。

审核: 陈波 王倩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