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外媒体看霍山 >正文

为惠民资金涂上“防腐剂”
——霍山县开展惠民“一卡通”资金专项清理纪实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13 11:25:51

  

  “开展专项清理,是对咱们村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咱举双手欢迎!”4月9日,霍山县诸佛庵镇大岭村党总支书记韩邦言在谈到正在开展的惠民“一卡通”资金专项清理工作时笑着说。

  为进一步促进民生资金规范发放,预防涉农资金领域职务犯罪,霍山县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设计开发了全省唯一的民生工程资金监管平台,并以此为抓手,从3月31日开始,到5月底为止,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惠民“一卡通”资金专项清理,确保民生工程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让惠民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哪个村哪一户以什么名义发了钱,发多少,一看就明白。如果资金量过大,发放频繁,有问题的可能性就上升了。”诸佛庵镇纪委书记尹以海打开民生工程资金监管平台,用鼠标指点着向我们介绍说。

  随着光标的移动,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的详细信息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甚至哪一分哪一秒,卡里打进了多少钱、分几次打的款,都一目了然。“比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每户的标准是一万元,这一户超过了这个数,或者不止一次以这个名义打进了款,这一户肯定有问题。”尹以海指着平台中显示资金“超标”的一户说。

  “设计这个平台,主要是强化科技防腐、制度防腐,把民生资金明明白白发到群众手上。”平台软件的发明人、该县预防腐败局原局长陈霍英接过话茬说。

  为了监督民生工程实施全过程,该县围绕“资源共享、促进规范、提升效率、加强监管、预防腐败”的目标,由县纪委、民生办牵头,大胆探索创新,自行研发了霍山县“民生工程动态监管平台”软件系统,通过监管平台的运行监控,使民生工程数据填报更加精确,政策宣传更加公开,工作效率更加高效。该县纪委、检察院、民生办等相关单位也都开通了链接平台的端口,实现了信息共享,并安排专人对平台进行经常性巡查,一旦发现资金流向异常,立即组织人手开展重点核查。平台也让乡镇纪检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变被动为主动,有了发现问题的‘利器’。”诸佛庵镇纪检书记尹以海说。

  这次专项清理主要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对2012年1月1日以来所有惠民“一卡通”持卡人及申报人进行清查,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重点摸排清查村干部有没有虚报、冒领、做假现象,对发现问题需要延伸清理的重点对象,时间则提前到2008年“一卡通”刚启用时。

  为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该县还邀请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为避免利益瓜葛,对相关涉及到的部门采取了回避的原则。

  清理中有没有抵触情绪?有没有杂音和阻力?当笔者提出这些疑问时,韩邦言笑着说:“大家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过去,由于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少数人产生侥幸心理,特别是看到一些人腰包鼓起来了,心理上失去了平衡,认为反正是公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就是拿了,也不是直接拿了老百姓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胆子越来越大,将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性抛到了九霄云外。

  老余是当地的一名村干部。这之前,他假冒村集体茶厂的名义将6000多元茶叶机械补贴打到了自己名下的账户。胆小的他知道这笔钱来得不合理不合规,所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连高血压都犯了。这次清理工作一启动,他立马上交了这笔闹心的钱。

  “多拿多占,心里不踏实!以后就是再穷也不能打这些钱的主意!”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好了,心理上卸下了包袱,连睡觉也觉得香了!”

  监管平台这个软件就像是悬在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如果多拿多占了,不知道哪一天,这把剑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截至目前,已有30多户主动退还了多拿多占的民生工程资金。个人单笔退款超过了两万元。

  “监管平台是防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便于我们从源头抓起,从制度上、源头上堵住漏洞、预防腐败。专项清理工作让惠民资金发放程序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春辉说。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金柱

审核: 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