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4月,霍山县委把对乡村振兴开展督查的任务交给县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闻令而动。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乡村振兴点多面广、任务艰巨,如何落实好县委交付的任务,把对乡村振兴的督查落到实处?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工作督查方案。讨论中,大部分同志认为“开展乡村振兴督查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建立常态化的督查制度。”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每季度开展一轮乡村振兴督查。由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4位副主任分别带队组成4个分队,每季度最后一个月,集中1周左右时间,集中常委会委员、部分县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干部等各方面力量,对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开展一轮全方位督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把脉支招。
直面问题,不遮不掩。人大督查要想取得实效,首先必须找准问题。督查组坚持直达现场、直面问题、直奔现场,逐个走访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及问题,并在每个乡镇召开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和当地群众为乡村振兴工作挑刺找茬。“新建油茶基地缺少有效管理,后期补栽不及时”“个别项目前期谋划不深,项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个个原汁原味的问题不断汇集。最终,县人大常委会以“存在问题+整改意见”的形式进行整理归类,提炼形成“高纯度”的问题清单,交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办理。据统计,2022年县人大常委会共开展3轮乡村振兴督查,列出问题清单226条,提出整改意见45条。“人大督查既帮我们找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人大监督,我们举双手赞成。”提及人大督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徐珂难掩感激之情。
狠抓整改,不走过场。人大督查只是手段,推动整改才是目的。霍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实地督查、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整改落实情况,分析办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倒逼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人大督查意见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全面剖析、深入研究,积极安排部署,针对问题清单,明确了落实要求和责任分工,着力推进相关问题解决。截至2023年2月底,226条问题清单已解决80%以上,人大督查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人大督查成效高度肯定,先后两次作出批示。
在今年年初的县人大常委会一次主任会议上,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强调:“实践证明,常态督查是个好制度,一定要很好地坚持,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不断提升督查成效,为绘就霍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贡献更多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