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霍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制度保障,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4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7022人,教职工1156人,专任教师601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7.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1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06%。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该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幼儿园基础设施、办园条件、保教质量,先后分三期制定和印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4月,制定《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实施方案》,分解督导评估重点任务清单、材料清单,成立高规格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作为全县又一“国”字号大事来抓。结合创建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园一案”创建方案,明确时间表、划定路线图,确保如期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在创建过程中,县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多次深入基层幼儿园调研指导,为创建工作解难题、开绿灯。
牵头抓总,协调联动。根据《创建方案》,县教育局牵头负责重点任务的统筹协调,专人负责、专人对接,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充分发挥系统集成效应,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县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人社、住建等多家单位,按职责分工,在实施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等方面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县教育局建立班子成员和股室包保联系幼儿园制度,认真开展自查,乡镇、部门定期上报创建情况,县创建领导小组定期通报创建进度、研究解决创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创建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压实责任,强化质效。为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该县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县政府把创建情况纳入乡镇、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创建不力,整改不到位,影响大局的,严肃追究责任。创建以来,乡镇和部门履职尽责,政府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幼儿园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更加规范,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科学保教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普及普惠县创建目标。县政府投入3500万元新建了城西、何家坊、上土市等幼儿园,改扩建城关、开发区、磨子潭、大化坪等幼儿园,投入8600万元收购新育、东湖兰庭、文宸悦府等幼儿园,共新增幼儿学位1380个。
严格落实小区配套园政策。出台《城区新建城镇住宅小区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全过程监管方案》,新建小区住户达到1000户及以上的均配建幼儿园。在用地批准文件中,严明幼儿园配建要求、配建规模,建成后直接移交办成公办园。
建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机制。印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公民办园结对创建方案》,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辐射与放大,加强科学指导,缩小城乡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确保适龄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加大“安吉游戏”推广力度,突出“安吉游戏”本土化特色。城西幼儿园积极打造“轮子上的幼儿园”,开展的特色活动被新华社客户端、中国网、《皖西日报》等媒体关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及时补充幼儿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聘用教师工资增长机制等,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保障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落实到位。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霍山县将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张金柱、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