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外媒体看霍山 >正文

《人民网》安徽霍山:千方百计为民解难事办实事
信息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3 08:39:58

  今年以来,霍山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创新采取多种措施,整合基层资源,排查矛盾纠纷,探索建立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心比心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变上访为下访,零距离听取群众心声。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该县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的同时,采用“板凳会”“议事会”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与他们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协调解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源头进行化解,努力将各类风险隐患化解早、化解小,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根本性解决。

  变被动为主动,打造乡村治理新品牌。通过打造“诸事如意”品牌,诸佛庵镇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矛盾诉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让群众的大事小事,诸事如意。落儿岭镇“落地有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施以来,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群众对调解结果真正满意;东西溪乡打造的“听你说、看我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品牌,让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乡村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各乡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各地实际,切合群众需求,拓宽服务群众、服务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变“闲人”为贤人,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霍山县是安徽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该县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转变群众观念,注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建立“乡贤理事会”工作机制,让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老军人、老劳模等“五老”作为乡贤能人类“网格员”,打造“银发调解员”“银龄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矛盾调处,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突破群众工作难度,让他们参与收集群众诉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引导和鼓励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张金柱 王倩倩)

审核: 郑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