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儿的西瓜可甜了,要的多可以送货上门。”眼下正是西瓜最畅销的时候,记者近日来到霍山县下符桥镇沈家畈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汪诗俊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一笔笔西瓜订单让他开心不已。
“最近接最多的就是买西瓜的电话,有周边群众要三五个的,也有县城里饭店要几十个的。”汪诗俊说。
位于105国道旁的沈家畈村,距霍山县城9公里,这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近年来,村“两委”统筹村集体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因地制宜鼓励村内能人大户种植葡萄、八月炸、脆红李等瓜果。种植、采摘、销售的产业发展道路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实现了集体经济3年间逐年倍增,沈家畈村迈入集体经济强村行列,也为村民创造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沈家畈村采用“农户+村部”合作的模式,流转了近40亩土地种植西瓜。
“天气炎热,咱们的西瓜皮薄肉厚、汁多脆甜,品质好、口味佳,是夏季解暑佳品。”从瓜苗栽培到田间管理,从技术培训到市场销售,汪诗俊亲手抓每一个环节,全程参与的他也被村民笑称为“西瓜书记”。夏天种植西瓜,等到7月底西瓜下市后,8月初还能再栽一轮晚稻,一田两用,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
“这几天打开朋友圈,都可以看到汪书记在推销咱们村种的西瓜,到了周末的时候,他还到村委会旁边热闹的地方架个棚子亲自卖西瓜呢。”看到书记卖西瓜这么用心,村民们也对村里的这个新产业信心满满。
“基地今年种植了‘美都’‘518’‘8424’3个品种的西瓜,目前西瓜每亩产量2000公斤。按照市场价估算,今年仅西瓜就能给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西瓜基地还带动了周边群众一起务工,实现经济增收近9万元。”汪诗俊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