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山县,四弦书走进学校,孩子们也学起了老唱腔。
在霍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园广场、田间地头,经常能听到用四弦书宣讲国家政策、歌颂家乡英雄、传唱身边故事,圆润清丽的唱腔既引导了文明新风尚,又能让广大群众记得住、听得懂。
四弦书是在汲取皖西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曲种,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它以精妙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四弦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而得名,最初演唱的是皖西民间小调,后形成“乐白调”,并由此衍生出“乐调”“白调”“欢乐调”“愤乐调”等曲牌,又吸收了坠琴的演奏技巧,遂成型。
2007年,四弦书入选六安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入选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弦书如今已成为霍山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在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讲好霍山故事、传播霍山好声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