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外媒体看霍山 >正文

释放“镇能量”,富民强村促振兴
信息来源: 《江淮》2024年第12期   作者: 陈波   发布时间:2025-02-27 08:55:51

  衡山镇是霍山县的城关镇,也是有名的茶乡、酒乡和生态之乡。近年来,该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镇企合作、镇村联动、全域抱团等方式破解发展困局,以“镇能量”带动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

  桑园复垦焕发生机

  “这里原来都是成片的桑园,最近几年蚕桑价格低迷,桑园无人打理,几乎快要荒废了。”在霍山衡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永祥的记忆中,曾经繁茂的桑园到逐渐荒废,中间不过几年光景。

  衡山镇下辖11个社区、11个村,栽桑养蚕传统悠久,桑蚕产业曾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因为市场的变化、产业的更新,近几年桑蚕养殖业越来越不景气,大片桑园处于抛荒状态。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发展富民强村产业,是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硬实力的必然之举,整合镇域闲置资源、实施桑园复垦势在必然。2023年9月,衡山镇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耕地恢复项目,将这些原本荒废的桑园复垦为耕地,为该镇农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王永祥口中的“准荒地”已成为县城周边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有机果蔬基地。新建设的衡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161个日光温室大棚、1000平方米分拣中心(含冷库)、水肥一体化设备以及配套的道路、排水、停车场等设施,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衡山镇还推出“乡镇+企业+村+农户”四级合作模式,先后流转牛角冲、东石门、洛阳河和永康桥等4个村的650余亩土地,并配套建设钢架大棚,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招商引资成立的安徽衡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充分发挥自身赛道领先优势,提供良种、先进的技术以及专业的管理和销售渠道。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保障了进村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还将村集体的低效闲置资产转化为有效的经营资产,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特色果蔬打开市场

  “不要小看这么小的黄瓜秧,每棵都能结出五六斤果。”在衡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王永祥指着黄瓜秧苗笑着说。这些从以色列引进的奶油黄瓜品种是园区的明星产品之一。

  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摆上了各种精品水果和蔬菜。为了打入果蔬精品市场,衡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打造精品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引入优、新、奇、特品种,奶油黄瓜、釜山88番茄和普罗旺斯番茄等特色果蔬。

  “按批发价每斤5.5元计算,今年试种的4亩奶油黄瓜收入能达到10余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王永祥介绍,引进的奶油黄瓜不仅口感好,产量还高,亩产高达万斤,采摘期从9月一直延续到12月,凭借优良的品质,成为合肥、南京等城市商超的热销产品。

  在恒温恒湿的钢架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将嫩绿的番茄枝条整齐地垂吊在一根根塑料绳上。为了提高番茄品质、避免病害,园区采用先进的吊蔓整枝技术种植番茄。通过分枝培养,一棵番茄苗可以从根部分出2—3枝,不仅成倍节约了种苗投入,还提高了单株产量,亩产也随之提高。为提高农产品品质,产业园采用准有机化种植方式,科学配比使用农家肥,人工进行除草,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口感。

  “去年10月蔬菜大棚刚建成时,村里就有十几名妇女在这里务工了,10块钱1小时,每个月差不多能挣到2000多元。像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还能照顾家里,蛮好的。”正忙着给黄瓜藤打花疏果的牛角冲村村民汪隆菊说。

  特色果蔬种植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当地留守老人等弱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园区长期稳定就业人数20人左右,在种植采收高峰期,日用工人数80多人。2023年,衡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融合共建强村富民

  衡山镇永康桥村几乎家家都会做豆腐,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

  为发挥自身优势,打响“豆腐村”知名度,2022年永康桥村成立安徽永康桥豆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向农户收购豆制品,由公司进行加工衍生,推出豆腐乳、豆渣酱、豆腐棍等一系列豆类产品。注册“咏豆福”商标,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有效提升了“豆腐村”经济效益。2023年,该村仅豆腐产业一项便创收11万多元,豆制品的加工销售已成为永康桥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为破解村级经营资产小、弱、散的难题,衡山镇强力释放“镇能量”,探索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融合共建,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

  衡山镇以镇为单位,成立镇属企业——霍山县衡岳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整合村级资产,与11个村签订“保姆式”资产托管服务协议,将镇内各村“沉睡”的标准厂房、沿街门面、空余房屋、分散土地等资产资源,进行统一发包或委托给第三方经营,实现资源集成、资金集聚、经营集约,由“单个运行”向“融合共建”转变,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2023年,衡山镇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334万元,全镇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强村线”,其中,300万元以上村和200万元以上村各1个,100万元以上村3个。

审核: 陈波 王倩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