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全面推进法治落儿岭建设,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落儿岭镇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
该镇制定依法建设纲要、“六五”普法规划、法律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带领党员和群众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认真践行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开展重点普法内容学习;加强对重点普法对象法制教育;认真开展“法律六进”,围绕中心工作等重大活动深入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法治文化“四入行动”,通过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网络信息等不同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建立健全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执法机关文明执法,司法公正制度;文化单位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作品微电影创作和推广,以工业和民营经济为主抓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茶谷生态旅游,抓好计划生育,搞好省级生态示范村农墩石、马家岭中心村建设,霍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治新农村,通过五年普法工作,取得良好实际效果。落儿岭村2004年度荣获“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近日,落儿岭镇积极加强普法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补缺补差工作,迎接“六五”普法验收。
落儿岭镇实施法制文化四入行动“著名景点嵌入行动、繁荣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介绍如下:
霍山大峡谷风景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峡谷漂流景区,每天进出车辆多,人流量巨大,是天然的良好宣传平台,在景区建筑围墙上设置法制宣传长廊;景区出入口大道设置法制宣传板牌,用以宣传法制教育。在建设霍山大峡谷漂流项目中备受关注,它是宏观开发和局部利益;长远发展和短期行为的激烈碰撞,也更加体现了依法办事和执法为民的最终目标。落儿岭镇村干部、司法人员深入白云庵村组农户,逐一核实景区用地、用工、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最大程度地为当地群众争取合法利益;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少数人提出无理要求、阻扰正常施工现象。落儿岭镇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人力,依法采取相关措施,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保障了大峡谷河道、桥梁、道路等工程正常施工,协调维护好当地群众和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平稳安全地处理当时的矛盾纠纷,助推景区建设、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在落儿岭街道叉路口、鹿吐石铺繁华地段设置法制宣传广告,宣传宪法民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主要街道、商场等安装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处,集中播放法制宣传动漫、法律常识等法制宣传。
在乡镇村庄,设立法制文化墙、山口明珠法制文化广场。发挥法治彩绘文化墙集宣传教育与环境美化于一体的特点及功能,镇中心山口明珠法治文化广场地处交通中心、人气集聚、宣传力强,通过通俗易懂的法制用语、顺口溜、法治故事、法律标识、法制漫画等文艺作品宣传法律知识,通俗易懂、效果明显。
在落儿岭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制小区,树立法制谚语展示牌。将文字精炼、寓意深刻的法制谚语展示牌竖立于建制小区内,营造潜移默化的学习法律知识氛围。设立法制新闻宣传栏,公布新颁布、实施法律,剖析贴近生活的案例,编辑法律知识问答,向居民群众宣传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的法律常识。落儿岭村通过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措施,推进管理创新;强化普治工作,推动法治建设,发展地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都进入了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主法治建设成果日益显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形成。
落儿岭镇通过实施法治文化“四入行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人民群众寓教于乐中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为普法宣传创新思路,夯实基础,六五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各级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执法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朱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