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实施进度,确保完成全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霍山县坚持问题导向,以清单为抓手,强化工作调度,全力攻击,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六个强化”推进33项民生工程建设。
强化责任,加快进度。坚持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各单位联络员具体抓,把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对工程类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前期工作,严格按照全市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及时间要求,细化工作方案,倒排时间表,确保年内各项施工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强化管理,规范实施。对资金补助发放类项目进一步完善审核评议、公开公布等重点环节,组织人员重新核实基础数据、公开发放对象,切实做到政策公开、程序规范、动态管理、支付到人、打卡发放。对工程类项目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十制”管理,按照民生工程清单管理和完工销号制度的要求,完成一项验收一项,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强化督查,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协调调度、督查整改、问题销号等推进措施,加强调度督查,加大整改力度。县委政府督查局、民生办、监察局对民生工程情况实行不定期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并发到各乡镇和各责任单位,要求各乡镇和各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到位,确保年底如期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强化沟通,主动对接。县直牵头部门主动作为,加强与省、市部门沟通,做好向上对接和情感交流工作,及时了解上级部门的工作动态,同时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对照本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补缺补差等工作。
强化问责,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金保障、档案管理、后期管护等制度,强化管理。资金保障上,专户管理,按进度拨付,对违规严查重处,做到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档案管理上,坚持做到及时归档,一周一整理;在后期管护上,实行县直部门、乡镇政府、使用单位三责包干,在管护经费上实行县直部门、县财政、乡镇政府、使用单位四力合一。同时,建立问题排查、整改制度,对民生工程实施中资金保障、项目实施、质量管理、后续管理等各环节定期、不定期排查、整改,全力夯实民生工程工作基础。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民生工程义务宣传员的作用,县、乡、村、学校落实民生工程政策义务宣传员,形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宣传网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继续发挥会议、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条幅、壁字、宣传栏、明白纸、公开信等传统宣传形式,不断探索和创新网络宣传、民生课堂、文艺节目、电话调查、有奖竞赛等宣传形式,组织开展“民生四进”活动,让民生工程政策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发挥专业媒体民生工程政策宣传主渠道作用,在县广播电视台、县政府网、县民生工程网等媒体及时开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