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凌晨,暴风雨中的霍山县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在台风“苏迪罗”的肆虐下,这个老区县里的党员干部,却集体展现出了暴风雨中的光辉。
从8月7日开始,六安市防汛办就发布了台风预警,霍山县各乡镇的镇村干部们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防汛工作岗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做过、不可不做。”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暴风雨夜,霍山县的党员干部们一直奋斗在抗击“苏迪罗”的第一线,安抚看到的每一位群众、劝说他们尽快撤离到安全地点,视察辖区内所有可能产生灾害的地点,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9日19时许,暴风雨终于还是来到了霍山县。佛子岭、诸佛庵、大化坪、黑石渡等乡镇,一夜之间陷入水乡泽国。自1991年以来,霍山县还没有再经历过如此大雨。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该县佛子岭镇降雨量就达到了334.4毫米。道路被冲垮、桥梁被冲断、部分村组的电力中断。一直在该镇现场坐镇指挥防汛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宜国坚守在佛子岭镇,每隔一个小时就和驻点干部通话,详细了解每一个村庄的雨情、灾情以及群众的转移情况。
凌晨2时,佛子岭镇又传来了新的险情——通水灌村郑家冲水库受强暴雨山洪冲击,顷刻间水位陡涨,洪水已经溢坝,下游两个村民组一百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最糟糕的是,当地部分村民因为财产而不愿意转移。当得知这一信息后,王宜国和该镇党委书记何必山迅速达成了一致:“走,我们必须尽快去组织群众转移。”事不宜迟,两人与佛子岭社区书记钱开铭一道,驱车冲入了风雨之中。
当车到达佛子岭水库溢洪口附近,路面积水已近30厘米深,钱开铭的小轿车无法冲过去。进退维谷之时,该镇副镇长陈贵春开着越野车出现在了他们眼中,他刚刚将一户拆迁户大娘从被水围困的养老院送到了安全地点。王宜国等人没有犹豫,立刻改乘越野车,由陈贵春驱车改道佛岳路前往现场。这是一条上世纪50年代修建佛子岭水库时开凿的盘山公路,艰难前行途中,不断有碎石从左旁山岩上滚落。车行至黄岩岗附近,前方一棵被风刮倒的树木横在路上,坐在副驾驶的钱开铭立即下车,准备把树木搬移。王宜国开门下车,打开手电筒为钱开铭照明,何必山和陈贵春也准备下车合力排障。灾难就在那一瞬间发生了。
当钱开铭刚走出去5米不到,就听到后方传来“轰隆”一声巨响,回过头来,钱开铭简直不敢相信,几秒钟前还好好的越野车已经被山上滑下的一块巨大山体掩埋住了。钱开铭立刻冲向倒在10米外的王宜国,希望将他扶到安全的地方。“别管我,快去救他们,他俩还在车里!”王宜国推开了钱开铭的手。
走到车边,何必山还有半截身子露在车窗外,腹部以下完全被埋在了泥土之中,人已经陷入了半昏迷状态。而在驾驶座上的陈贵春则被完全掩埋,看不到半点痕迹……
暴风雨没有一丝一毫减弱的迹象,钱开铭扔下手电筒,拼命将何必山往车外拉,但由于掩埋的重物太多,几次都没有成功。钱开铭一边向镇防汛指挥部呼救,一边冒着山体继续滑落的危险,半蹲在车旁,用手托住何必山,一边不断地大声呼唤他的名字,让他千万别睡过去,鼓励他说救援正在赶来。
接到报警,该镇火速组织求援力量,制定营救方案。市、县、镇干部以及公安、武警、消防和卫生等部门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纷纷投入到救援当中。有的用双手搬运、挖掘土石,有的合力拖走折断的树干。第一批赶到现场的该镇派出所所长李康,由于长时间手脚不停地紧张救援,过度劳累的他累晕在现场。
肆虐的狂风暴雨、不时出现的塌方滑坡,使得救援车辆只能跟在挖掘机后面,边开道边前进。救援车辆赶到事发现场后,王宜国和何必山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抢救。为了避免二次灾害,救援人员只能把变形严重的越野车拖到安全地带后再加以施救。而掘开厚厚的泥土石块后,年仅38岁的陈贵春已经失去了明显的生命体征。
凌晨7时20分,霍山县厚厚的乌云遮住了本应在此时出现的夏日的朝阳。何必山、陈贵春两名同志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因公殉职。陈贵春刚刚四岁的儿子正在等爸爸回家,何必山年过七十的老妈妈还在等着儿子报平安的电话。
暴风雨还在继续,干部群众匆匆痛别战友,又奔赴抗洪一线。(余全胜 储著时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