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面对台风“苏迪罗”带来的严重灾情,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急动员、超前部署,不畏艰险、连续奋战,展现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尽管这次“苏迪罗”台风带来的雨情、汛情比2005年的“泰利”更加严重,但造成的损失明显减轻,我们取得了这次抗风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胜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在防抗台风“苏迪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精神,从严从实的作风。
灾害面前,以人为本。在面对近年来罕见的强台风时,群众身边的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的灾情面前做好抢险的先锋队,在危难之时做群众的贴心人,在突发状况面前当好百姓的主心骨。在危险时刻,出现了党员干部们背着群众转移,及时出手救助群众生命财产的一桩桩感人事迹,他们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处,真正和群众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向前冲,真正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灾害面前,合力攻坚。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抗风救灾中来。准备得早、部署得细、行动得快、工作得实、处置得好,市县乡村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防联抗的合力。积极运作,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点,以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冷漠无情的灾害面前筑起和谐关爱的温情“屏障”。
灾害面前,彰显本色。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涌现出一批勇于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抗洪斗士,他们中有为了及时转移群众路遇山体滑坡而牺牲的何必山、陈贵春及身受重伤的王宜国,更多的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军警官兵和所有抢险人员,很多人连续三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他们用血肉之躯筑就了水中长城,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天歌。这些事迹集中反映了新时期老区党员干部执着为民的公仆情怀,全面彰显了新时期老区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敢于冲在前,勇于挑大梁。他们用生命生动诠释了新时期老区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实际行动。如今,洪魔渐退,重建正酣。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灾情的严重性、重建的艰巨性和任务的长期性。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更需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和热心人,为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挺起厚重的肩膀,直起不屈的脊梁,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的战斗中。相信在践行“三严三实”行动中,在新时期老区精神的引领下,六安的青山绿水间将会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