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正文

扬帆恰遇东风来 顺势发展正当时
——磨子潭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7 10:20:18

  “2015年,村两委将全力实施堆谷山至马家河7.5公里水泥路工程,并对马家河小水电台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彻底解决马家河以上12个村民组群众出行和用电难题”。这是堆谷山村党支部书记蔡立富在年初党员大会上对全村72名党员的庄重承诺。作为一名人口不到2000人的山区小村的书记,能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说出这样底气十足的“大话”,主要原因在于村里确实“有钱了”。近年来,磨子潭镇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不断探索新路子,抢抓政策机遇,深挖潜力优势,壮大集体实力,这是当前全镇7个村你追我赶发展集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该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做到“八仙过海,一村一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游则发展农家乐,综合经营,采取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不搞千篇一律。该镇多次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村组,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上报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分析,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磨子潭镇农村集体经济五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并明确提出,到2018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50万元的村1个,年收益10万元的村2个,年收益5万元的村2个,年收益2万元的村2个,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

  盘活存量催生效益最大化。对村级“三资”开展摸底调查,全面登记管理,特别对村集体财产和资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求各村积极行动,对村有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自然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发挥生态绿色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堆谷山村1986年投资400万元,建设二级水电站一座,年收益达30万元,是村里最大的集体经济实体。2010年底,随着黄尾镇彩虹瀑布景区蓬勃发展,该村审时度势,谋求合作,达成协议,以整体发包租赁的方式,进一步盘活电站资产,直接增加集体收入13万元。下一步,该村将对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增资扩容,预计2018年综合收入将超过50万元。胡家河村针对铁矿及大理石加工企业,通过场地租赁、服务企业等方式,每年增收村集体收入2万多元。宋家河村立足丰富的杉木林资源,大力开展杉木林抚育,林场面积扩展到1500亩,每年村林场收益达20万元。白水畈村在依托原有村茶厂基础上,借力政策性发展资金进一步对茶厂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每年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人5000元。

  乡村旅游催热农村新经济。磨子潭镇旅游资源丰富,古战场遗址四望堡、皖西第一峡龙井河大峡谷等景点建设日渐成熟,成为大别山旅游的亮点。近年来,该镇抢抓机遇,大力扶持旅游业及三产服务业发展,建设农家乐及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园,主动承接旅游景区下游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总量。目前登记注册农家乐70余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1家,拟申报四星农家乐达14家。同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56个,旅游观光采摘体验园3个,仅此项堆谷山村就增加了1万元集体收入。宋家河村紧抓旅游快速通道及茶谷建设机遇,重点培育茶叶、油茶、高山蔬菜种植产业,今年新建100亩以上茶叶基地1个,新增茶园600亩,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万元。

  兴办实体拓展创收新途径。在深挖资源潜力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该镇鼓励各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新建商业门面、仓储中心等物业项目,发展村级经济实体。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租赁等多种形式,发展物业经济,拓展村集体经济新渠道。去年以来,胡家河村抓住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机遇,新建商业门面4间,采取发包经营形式,年收租金达5000元。龙井冲村、磨子潭村将采取胡家河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集体为村民排忧解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能力,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纽带。

  真金白银优化环境增活力。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拉动、表彰激励等措施,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在活力。政策“扶”,该镇在结合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镇财政将安排不低于10%的专项资金,用于奖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该镇磨子潭村成立保洁管理公司,不仅解决30名农民就业,仅向镇级提供服务,村集体就创收1万多元。项目“助”,该镇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内的项目,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当年要实施的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扶持。表彰“激”,在《磨子潭镇农村集体经济五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对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并将集体经济发展列入村书记、主任年度考核,作为各类评优的参考依据。 (徐国)

审核: 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