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正文

毕生坚守桑梓地 人间最醇桃李情
——记2015年“新徽行知教育基金奖”获得者汪传佳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8 09:39:43

  9月6日,西河小学的汪传佳校长赴省城合肥去领“新徽行知教育基金奖”去了,消息不胫而走,小山村里的人们沸腾起来了,这个迟来的奖项对坚守村小34载的汪传佳来说,是最高不过的褒扬了。今年55岁的汪传佳,是霍山县东西溪乡西河小学教点的校长,1982年9月参加工作,整整34个春秋全扎在这个小山坳里,这是一个地处霍山、舒城、岳西三县交界远离尘嚣的地方,山清水秀而又僻静,原先是一个村,人口虽然不多,但幅员广阔,教学点教学覆盖生源面直径约10公里左右。

  在他任教的34年中这所学校最多时有学生110名,最少时只有5名学生。教师最多时5人,最少时就他1人,34年中与他共过事的教师,进进出出变动过26人,而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始终没有调动过,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别无选择,不能向往热闹的地方,不能奢望调动到条件好的学校。他始终坚守这个山旮旯,这里的父老乡亲需要他,这里的孩子们需要他。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他工作的34年间,先后对学校校舍进行了两次改建,现在学校的教学设施应有尽有,使山里的孩子享受着和畈区孩子同样的学习环境。僻静的山村小学上空飘荡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和欢愉的笑声,一张张脸上写满着花一般的笑容。

  十多年前,西河这个深山小村落还没有通公路,西河小学离集镇达15公里之遥,搬运货物全凭人力,挑运课本和生活日用品是汪传佳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多学生家境贫寒,连课本费都无力支付,净身来校学习,汪传佳校长还得给他们准备学习用具,就这样他硬是没让一个学龄儿童辍学,每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都是100%。每学期学校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就连学校用电的电费都要从他个人微弱的工资中支出。上级领导为了加强西河小学的师资力量,不断往这里分配师范毕业的新老师,可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怎能留得住外地的老师们,于是年年分配年年走,汪传佳便成了奔走于山间羊肠小道上接送新老教师的“交通工具”。接行李、送行李;搬运油盐酱醋米。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毫无怨言,他只想用自己最朴质的恩惠能换得他们哪怕多登上一年也好。

  这里的进城务工人员,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留守儿童”是学校学生的全部,如何让农民工安心务工,让留守孩子享受同样一片蓝天,汪传佳和所有的乡村教育工作者一样,在艰辛的探索。他每天面对的是这样一群留守监护人:有目不识丁的爷爷奶奶,有隔代养护的外公外婆,有监管寄养的叔叔婶婶;他是本地人,对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由于学生不多,一有空汪传佳校长就往他们家跑,他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精神成长,把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都放在心上,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他们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帮助。关爱留守儿童是没有节假日的,他经常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需要帮助,我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这所学校的学生个个都能熟记汪校长的电话号码。他曾多次在夜里接送留守孩子去医院急诊。关爱留守儿童只是仅凭良心做事是不够的,关爱是无止境的。前几年这里的乡村水泥路修好了,孩子来自不同的方向,往返学校的路上人少,山路阴森寂寞,他就骑摩托车早接晚送。我们山里山蚂蝗特多,每当看到不通水泥路地方的孩子来校时腿上流着血或扒着恐怖蚂蝗时,汪传佳就特别心痛,于是每学期开学他便在每个学生的书包里放一瓶风油精,再叫他们如何使用。每年春季和暑假他都要在他们往返学校的沿途,喷洒除草剂三四次,尽最大努力的控制杂草丛生,来减少蚂蝗和露水湿脚。雨雪天气对小家伙们他只能背着接送。他无怨无悔、持之以恒的做法,并不是为了家长的几句感激的话语,也不是做给谁看,只是为了一生坚定的信仰,为了他热爱的事业,为了让留守孩子们感受到老师也能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乐于上学、乐于学习。在不断的交往中帮助他们矫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与习惯,转化他们身上的一些小毛病。爱是一种情感,所谓的爱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包容、接受。老师的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信任,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每天24小时都有老师在呵护着他们。

  三十四载的坚守,虽然辛苦,虽然清贫,但汪传佳和千千万万默默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上老师们一样,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们遍及各行各业,他们有的当了老板,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启蒙老师时,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汪传佳校长告诉笔者,每逢春节期间,看着那些许多年前教过的学生纷纷前来探望自己的时候,那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感动,最大的幸福。是的,一个能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自己所钟情事业的人,这不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最美的人吗?这份情愫不正是人间最醇美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情怀吗?!(张启平)

审核: 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