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急,每户都能分到水,你们放心,我们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来送水的。”8月13日一大早,在霍山县佛子岭镇汪家冲村,村干部李恕瑶一边大声吆喝着,一边帮村民们将一个个水桶加满。
为解决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佛子岭镇立足“抗大旱保民生”千方百计解决群众饮水和抗旱浇灌用水需求。该镇驻点及农业部门30余人分赴6村居积极寻找备用水源,提前储备生活用水。自7月16日开始,汪家冲村村干部便组织送水车为群众提供送水上门服务,范围涉及8个村民组90多户群众,送水上门解决弱势群众用水难。
“送水车已经连续送了好多天了,解决了我们的饮用难题,真的太感谢了。”眼望着送水车水管流出白花花的自来水,汪家冲村的村民江兴国笑容满面地说。
自入汛以来降雨偏少,高温天气在全国各地普遍上演,时值立秋,天气却依然炎热,大别山区的霍山县较往年更是格外的少雨,据气象部门显示,未来十天该县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升至38度℃,局部可达40℃。当前正是水稻作物的抽穗灌浆期,持续的高温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部分乡镇旱情发展迅速,抗旱形势日趋严峻。
地处江淮果岭的下符桥镇当前正是水稻作物的抽穗灌浆期,持续的高温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看着冒着热气的稻田,三尖铺村村党总支书记刘杨格外忧心。“三尖铺村有着180亩的稻虾米基地,当前急需用水,得想办法让庄稼安全度过干旱期才行。”
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和村书记的带领下,三尖铺村村委会全体成员放弃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到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工作中,除了提前购置的抗旱器材,新添置抗旱水泵4个、抗旱用线500米,并到县水务局领取抗旱水泵2个,通过组建抗旱小分队,投入抗旱器材以及全村水源有效调度。由于午间浇灌不利于作物生长,他们就利用清晨和夜晚的时间抽水引流灌溉农作物,目前村内部分区域的旱情初步缓解。
据统计,截至8月10日,全县农作物受灾3227.73面积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2938.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8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799.732万元,全县受灾人口20521人。
为全力做好当前抗旱工作,切实缓解旱情带来的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该县积极行动,已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把城乡居民供水、抗旱浇灌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采取有力措施齐心协力做好抗旱保收工作。
县气象、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协调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墒情、水情、农情和旱情变化,加强抗旱水源建设,挖掘抗旱水源潜力,尽力满足抗旱用水需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用水,认真摸排群众用水困难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网、另辟水源、限时供水、应急送水等方式,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要。节约使用库塘堰坝现有水源,科学调度淠源渠灌溉用水,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和抗旱浇灌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旱灾损失。全县各乡镇镇村干部纷纷投身到抗旱的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拓水源、缓旱情、解民忧,干群同心及时开展抗旱自救。经过连续多日的奋战,旱情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控制与缓解,减少高温干旱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初步估计,该县已累计投入人力1152人,水泵、运水车等机械设备655台,抗旱资金103万元。(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