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盖如芝万玉立,紫黄百余红间十。”4月20日,谷雨时节,雨润百谷,万物生长。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景秀崖湖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花菇生产基地里,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一袋袋菌棒排列整齐,一朵朵香菇像撑开的小伞,长势喜人。菇农们有的采菇、有的筛选、有的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花菇是香菇里最好的一个品种。我们山里的小气候特殊,昼夜温差一大,香菇就能在菌盖上形成好看的花纹。你们看,这茬花菇个头均匀、开花品相好,在市场上都是抢手货。”合作社负责人吴克林高兴地说。
胡家河村曾经是该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38人,贫困发生率21.5%,2016年精准核查后贫困户仍有172户607人,贫困发生率为19.62%。2019年,该村虽然完成“村出列、户脱贫”的脱贫攻坚目标,但稳定脱贫效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2021年6月,磨子潭镇组织胡家河村两委到湖南濮阳去考察学习,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现已建成20亩花菇生产基地,建成60㎡冷库一座,300㎡加工厂房及办公用房,新建大棚32个,栽培菌棒10万棒,年产花菇15万公斤,产值达150余万元。
“香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量大。发展香菇一方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也为周围村民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去年,胡家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余万元,解决了约5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现在合作社不仅自己生产销售香菇,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培育本地土专家,让更多种植户掌握种植技术,为产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道路。”磨子潭镇党委副书记杜晓菲介绍说。
近年来,磨子潭镇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坚持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探索茶叶、香菇等特色产业发展道路,让胡家河这个偏远小山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