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走进乡村看振兴 >正文

扶贫新村小康年
信息来源: 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陈波   发布时间:2022-01-20 15:05:00

  “今年村里的蔬菜基地办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发展产业,咱搬迁户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1月19日,冬阳如沐,暖意融融,霍山县黑石渡镇戴家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新村里,脱贫户吴孝虎乐呵呵地在自家新盖的小院里晒腊货,满架子的咸鱼腊肉和香肠洋溢着浓浓的春节年味。

  2017年,黑石渡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吴孝虎跟周围山上的15户居民一道搬出大山,住进了村部附近崭新的安置房。吴孝虎在该县的上市公司应流集团上班,家属也在祥盛纺织有限公司找到了工作。今年有了就业门路,吴孝虎吃下了“定心丸”,手上宽裕了,老吴在安置房上加盖了一层,又扩建了小院和厨房,今年的年货也比往年置办得更丰富更齐全。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黑石渡镇立足“仙蔬小镇”定位,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在柳树店村、杜家冲村、戴家河村、黄家畈村、社区等5个村(社区)相继流转近万亩土地建设绿色蔬菜基地,并采用“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股份、合资、联营、租赁、承包、务工等多种形式解决创业增收。

  2021年,戴家河村村级集体经济仅蔬菜和瓜蒌等经营性收入就达123万元,一举从曾经的软弱涣散落后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强村。依托戴家河村的蔬菜基地,周边近200名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找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好机会。

  “感谢政府的帮扶和支持,让我在家带孙子也挣了两万多块钱,解决了我家的燃眉之急,可以开心过个好年了!”中午时分,戴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厚云的手机,收到了在蔬菜基地干活的工人汪存霞发来的短信。

  在戴家河村村部附近的蔬菜瓜果基地,承包大户张贵成正在组织工人们采收一排排蔬菜大棚里的西兰花。“眼看春节就要到了,这一批的新鲜有机西兰花正好赶上上市,肯定又能卖上个好价钱。那边还有10亩草莓即将成熟,春节期间大家就可以带着孩子自己来采摘品尝了!”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库区、革命老区县。“十三五”时期全县累计投资近3亿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55处,搬迁群众1670户5459人。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小康新一年,有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好政策,这些安置新村勤劳的脱贫户们挪穷窝、安新家、兴产业、迈新路,好日子翻开了新篇章。

审核: 郑昕

友情链接